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種,主要就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出現,是由于心臟部位血液灌注減少而引發的,跟長期吸煙、體型肥胖、缺乏鍛煉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很大的關系。在心肌缺血的治療方面也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程度來決定,初期可以使用藥物控制治療,病情嚴重的患者就必須要采取手術的方法治療,否則時間長了還有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心絞痛等并發癥,增加治療的難度。
得了心肌缺血的患者也會有很明顯的發病癥狀出現,最常見的就是心臟刺痛,一般表現為心前區的刺痛,在勞累過度或精神緊張的時候也會有胸骨后以及心前區疼痛的癥狀出現,疼痛嚴重的還會向肩部以及上臂部位放射,休息后疼痛的現象可以自行緩解。
除了心臟刺痛之外,心肌缺血也會引起以下這幾種癥狀出現。
1、胸悶氣短、心悸等也是心肌缺血的典型癥狀,做劇烈運動或者體力勞動后癥狀也會加重。
2、平躺時呼吸困難胸悶憋氣也是心肌缺血的發病癥狀,患者可以使用高一些的枕頭緩解。
3、也有的心肌缺血患者在同房的時候會出現胸悶氣急、心慌等不適的癥狀,常常無法完成正常的性生活。
以上這些就是得了心肌缺血后主要的發病癥狀,患者在治療期間也需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睡眠充足不能熬夜也不能過度勞累,保證勞逸結合。不能生氣動怒要保持情緒穩定,日常的飲食以清淡的為主,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不能吃高脂肪高熱量以及油炸油膩的食物,不能吸煙喝酒,也不要喝咖啡以及碳酸類的飲料,這對心肌缺血的治療和控制也有很大的幫助。